物联网 当然这只是个安全实验,现实生活中远程侵入汽车并没有那么容易。一方面油门、刹车、中控等核心系统都是纯机械结构的,网络再被渗透也不会导致汽车真正失灵;另一方面,车载场景的数据量和网络接触面都比较有限,黑客能使用的汽车攻击方式很少。
事实上,这些年真实的物联网攻击案例,可以说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的:
1. 用僵尸网络瘫痪IoT设备。
2016年,大名鼎鼎的Mirai 僵尸网络,号称利用IoT网络的辨识漏洞瘫痪了整个东海岸的互联网。根据一些安全公司的统计,这次事件中黑客利用DDOS攻击,使用了多达150万台被入侵设备组成了“僵尸网络”。这些网络会向其他设备发送大量请求,继而导致IoT设备陆续被入侵和瘫痪。
智能摄像头是僵尸网络攻击下最容易受到攻击的设备,而僵尸网络最可怕的地方在于:被入侵的设备会变成新的“僵尸”,继而去攻击其他设备。这导致这种IoT攻击一旦形成气候就会损失巨大。
2. 伪装识别。
由于物联网没有统一的网络标准,很多设备是建立在不安全的网络基础环境之上。因此经常有可能进行错误的网络连接与控制器错认。早先很多廉价儿童手表都有这种问题,经常可能把其他手机错认成父母手机。
这个在早先的物联网网络环境中很常见,今天基本已经解决。所以今天针对电饭煲、热水壶之类的设备进行攻击,大体已经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。
3. 通过不良Wi-Fi破解入侵IoT设备。
更常见的物联网攻击,是诱导物联网设备连上不安全的Wi-Fi,然后通过传输不良信号等方式来实现入侵。这种方式最常见于智能锁的破解,据说80%的智能锁破解案件,都是利用终止原Wi-Fi信号,诱导智能锁连接黑客准备的Wi-Fi来完成的。因此有专家认为,智能锁还是要尽可能保持在离线状态。
而这种模式最令人担心的案例,是利用不良Wi-Fi来劫持体联网设备。比如不久前有安全专家成功用Wi-Fi连接的方式,入侵了体内植入式心脏起搏器。
总的来看,物联网攻击的危害在于:造成网络瘫痪、争夺控制权、窃取数据。
SIMSKY云管理平台
扫码关注物为科技
咨询热线:18016342753